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湖南省 > 邵阳市 > 绥宁旅游

大园苗寨古建筑群

旅景网  [ 字体: ] [ 手机版 ][ 查看地图 ]
大园苗寨古建筑群
大园苗寨古建筑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
大园苗寨古建筑群是个具有历史悠久且保存完整的建筑“博物馆”。

自唐贞观二十一年(647),松外蛮之一酋长杨同外、杨剑松等受朝廷招抚封官赐地后,其后裔的一分支便开始在其领地皇家冲(原音注:黄瓜冲)一带安居乐业。此一说见于正史和部分地方志.而《杨氏族谱》则说是杨再思之孙杨光裕定居大园(大园有杨光裕墓).由于朝廷一些显贵对少数民族的歧视,徭税不堪重负,拒缴滋事屡起祸端.朝廷为保一方太平,每每派兵剿抚并施;于宋太平至宋熙宁年间(976–1077)在距皇家冲仅2里之地设置关峡砦,并筑城池。此后,皇家冲便更名“大园”。有鉴于大园是过往商贾游客的必经地,起着拱卫城堡,联通四方,进出要塞的歇息暂留地。因此,大园村寨的建设更是颇具规模,其发展速度与日俱增。现在大园村寨内较完整地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构筑物,建造时代特征明显,石、砖、木制作工艺,带有典型的地域特色。碑记、匾额、遗迹、墓葬、古巷石道、民俗器具,节日祭祀活动,民居庭院等都清晰地记载着大园从唐宋时期以来村寨聚落,杨姓家族繁衍兴衰的历史事实。这些文物古建筑是:始建于宋代的土地庙,是当地苗民祈神设祭,消灾除难的祭祀建筑。三公同心路(即昌质、昌禹、昌协)为诫勉走出家门后重归故里的村民的一条石头路。三鳣堂是专供村寨,学子讲学课子的场所。4条总长度1800米的铜鼓石铺墁主巷道,把各家各户联系贯通。安葬于荣山的金紫光禄大夫杨光裕墓。颇具规格,功能齐全的店铺、驿馆,这些都是诠释大园苗寨明、清时期商贸交往兴旺与发展的实物见证。73栋形制各异,浑厚古朴的山墙翘角和穿斗抬梁木构架迭层楼屋鳞次栉比,构画出大园苗寨一幅极具魅力的古典聚落村寨风情画。

大园苗寨古建筑群贯穿“天人合一”的选址理念,其建筑布局,营造法式,空间利用,工匠技艺等积淀着五溪文化丰厚底蕴;是一颗镶嵌在大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建筑璀璨明珠。

大园苗寨座南朝北,背靠后龙山,前照玉带河。其地大荣山,形似一艘船。杨姓家族四兄弟分别在老大门口上泮片、湾里片、凉亭里片、石板桥片建成四个聚居点,并借助铜鼓石道首尾连接成为一片大园。

在村寨内用石头铺墁的铜鼓石巷道纵横交错,它既显示路面的干净整洁,又为人们指引道路的目标和方向。沿石道两旁营建的二层封闭式三合庭院高低错落,造型雅致;而这种面阔三间或五间的二层封闭式三合庭院,均以正厅堂明间为中轴线,并在其四周用封火墙及清砌围墙围合,形成宽敞的内院活动空间——天井。干砌叠涩的封火墙轮廓线均用白粉勾边,古朴明快;正屋为面阔三间或五间的硬山建筑,屋面覆深褐青瓦;穿斗木构架。正屋两侧为厢房。因气候,厢房面阔不大,均系二层楼层式,二层一面挑出辟“走马楼”,或二层两面挑出的“转角楼”。厢房窗、栏雕饰多以花、草、动物象征吉祥、幸福。由于正屋与两侧厢房的布局限制,院内天井和排水沟突出了内空间范围的轻重和虚实感,使人亲临其境而倍感协调与均衡,即发思古之幽情。大院正面右侧建穿斗木构架“重门”一座;左侧开小门一间,以供牲畜关放方便之用。整座庭院围护自成一体,各户之间以铜鼓石巷道分割开来,经纬分明。前屋后院交差分布在同一条轴线上,近走高墙深垒,曲径通幽;远眺鳞次栉比,美不胜收。

大园苗寨古建筑群是自然与人文完美的结合,是集建筑艺术、民族文化、宗教信仰、田园风情等之大成,刻意求真于功能所需的历史产物。

大园苗寨古建筑群得益于生存在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中。在大园荣山这块丘陵岗地上,其背靠山体不高,松杉繁茂,草木葱茏的后龙山,寨前一条清澈的玉带溪流,由东向西环绕而过。沿溪流冲积呈条带状的平地,成为稻浪万顷的千亩良田,大园苗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里。

大园苗寨古建筑群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石、砖、木的精妙运用,建筑格局因地适宜,建筑工艺古朴大方,具有苗居显著的特点,鲜明的地域技艺特色。况且在当今交通、科技文化,经济生活如此飞速发展的时代,尚能保存完整,不能不说是大园古建筑历史现状延续之罕见。

大园苗寨古建筑群所保存下来的是宋至清时期原真的建筑组群实体。通过这些古建筑承载的工艺技术,材料质地,制式特征,主体结构,建筑选址及布局等,反映出宋至清以来大园苗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及其他诸方面兴哀成败的历史事实。因此,大园苗寨古建筑群不仅是宋至清时期的优秀建筑杰作,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。她丰厚的文化内涵,鲜明的时代建筑特征,浓郁地域特色,都具有很高的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。

延伸阅读:

·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

>>寨市古建筑群

为您推荐:绥宁旅游-绥宁文物古迹-绥宁十大景区-绥宁全部景区-绥宁特产-绥宁美食-绥宁地名网-绥宁名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