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文峰寺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位于宝塔路16号,省级文保单位。寺因文峰塔而名。该塔建造于明万历十年(1582),清康熙七年(1668)元月,山东郯城大地震,塔尖倒地。咸丰三年(1853)寺毁于兵火,由万寿寺住持寂山募资重修,焕然一新,其时塔尖“大放毫光、万缕千丝、盘旋而上,如孤峰耸秀,矗入云霄,水陆之人皆仰瞻惊叹”。文峰塔为七层砖木结构楼阁式宝塔,每层八拱门,底层回廊式做法,二至七层为挑廊做法,塔身青砖青瓦,塔高近50米,塔顶为八角攒尖顶。远处眺望,文峰塔既玲珑又雄伟,表现了我国古塔建造的高超技艺。
每当朝阳升起,文峰塔的塔影如笔蘸砚池,成为“砚池染瀚”一景,清人诗中有“九峰砚池塔作笔”句。文峰寺坐东朝西,门前立“古运河”碑,唐代高僧鉴真和尚第二、四、六次东渡,于此而入长江。清代康熙、乾隆皇帝南巡,也从寺前经过。
文峰寺已成为扬州塔、寺、园合一的宗教场所,2000年批准对外开放。后将市区五中内的明代建筑、万寿寺的大雄宝殿、藏经楼、戒台搬迁至文峰寺修复。现文峰寺占地30亩。文峰塔作为扬州地标性建筑物,民国以来曾10多次出现在明信片上;2009年8月第三届运河名城博览会期间发行的《中国大运河》一套6枚邮票,扬州文峰塔入选第5枚。